智慧交通项目介绍【2024版】

发布者:刘婷婷发布时间:2023-07-12浏览次数:330

一、 项目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数字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交通要全方位向数融合;浙江省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高水平交通强省的宏观目标。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交通在我国(尤其在浙江省)已成为重点发展领域。

智慧交通是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的产物,通过在交通运输系统中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保障交通系统运行安全、发挥交通基础设施效能、提升交通系统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项目拟以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为依托,整合交通运输相关学科,利用建筑工程学院“区域交通动态仿真系统”和工程师学院“智慧城市动态模拟沙盘及管控操作平台”等平台资源,结合“智慧交通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城市道路交通装备智能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浙江大学-阿里巴巴数字交通创新应用中心”三个中心的支撑,积极开拓研发智慧交通前沿技术,形成智慧交通高端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

二、 项目特点

本项目交叉融合交通、控制、电气等学科,形成以交通大数据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健康监测、智慧化交通运行管控为核心的三大研发技术方向体系。在现有建筑工程学院及工程师学院智慧交通相关实验平台的基础上,形成智慧交通创新平台,研究开发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形成以创新研发、教学实践和社会服务为核心的创新载体。

与省内外重点企业——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浙大中控信息技术公司、银江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智慧交通研究院等开展技术合作,在交通大数据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健康监测以及智慧化交通运行管控三个技术方向上取得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为现代交通运输系统提供理论、技术和人才支持。

项目培养特色

1.   课程培养:专业课程体现传统的交通工程理论和交通规划等理论与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交叉融合,每门专业课程邀请至少一位行()业专家参与共建;涵盖交通工程及交通规划(研究方法类)、智能交通及交通大数据分析(技术前沿类)、交通仿真及智能算法实训(实践实验类)等三类课程。

2.   项目实践:课程学习完成后,每位研究生将进入合作企业进行为期六个月以上的专业实践训练,开展高水平的交通大数据分析、智慧交通关键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研究,联合攻关交通大数据分析与智慧交通、自动驾驶相关的项目。由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共同指导开展专业实践训练,并得到企业认可方可完成专业实践训练环节。

3.   企业实习:半年。可以由导师指派到合作企业,也可以由学生自主落实实习单位。

项目合作企业简介

1.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阿里云是全球领先的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科技公司,致力于以在线公共服务的方式,提供安全、可靠的计算和数据处理能力,让计算和人工智能成为普惠科技。阿里云服务制造、金融、政务、交通、医疗、电信、能源等众多领域的领军企业,在全球各地部署高效节能的绿色数据中心,利用清洁计算为万物互联的新世界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动力,目前开服的区域包括中国(华北、华东、华南、香港)、新加坡、美国(美东、美西)、欧洲、中东、澳大利亚、日本。

2.   浙大中控信息技术公司:中控信息是中控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业务是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及相关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已成为国内领先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供应商。自主创新,是中控信息的发展源动力和核心竞争力。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整合各领域信息数据,构建城市数据中心和城市大脑,实现整个城市的智慧运营及可持续发展。为城市政务、交通、环境、旅游等领域管理者提供融合多种信息和数据的业务管理解决方案,实现城市各领域的智能化管理。

3.   银江股份有限公司:银江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批创业板上市企业,是城市大脑运营服务商。银江股份积极响应“人工智能”国家战略部署,致力于城市大脑建设运营和服务;公司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的行业应用,为城市管理和民生服务打造跨领域、跨区域的城市大脑数据资源交换和共享平台,推动城市文明发展的新浪潮。公司聚焦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行业。公司以城市大脑为推进主体,深耕交通大脑和健康大脑的行业应用,率先开拓司法大脑的行业创新应用,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做全行业应用做深行业技术,通过系统建设与运营服务业务同步发展实现公司主营业务的新发展。

4.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海康威视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专注技术创新的科技公司,在安防、智能物联领域耕耘二十余年,业务覆盖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致力于将物联感知、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服务于千行百业,引领智能物联新未来;以全面的感知技术,帮助人、物更好地链接,构筑智能世界的基础;以丰富的智能产品,洞察和满足多样化需求,让智能触手可及;以创新的智能物联应用,建设便捷、高效、安心的智能世界,实现“助力人人享有美好未来”的企业目标。

5.   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10月,是海信集团发展战略中信息板块的核心力量。公司定位产业高端,立足自主创新,专业从事智能交通、公共安全、智慧城市行业整体解决方案、核心技术和产品的研究、开发和服务,是中国智能交通行业的领先品牌。2014年,科技部批准了依托海信网络科技公司组建国家城市道路交通装备智能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成为唯一一家在智能交通领域依托企业建立的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承载着培养人才、技术创新、顶层设计与引领产业发展的重要使命。

6.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英文简称ZJIC)创始于1951, 202012月完成股份制改造,创立“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秉持“路更畅、城更美”企业使命和“知行合一、追求卓越”核心价值观,着力“创新驱动发展、数智引领腾飞”,是一家服务综合交通和城市发展的科技型公司。拥有工程勘察综合甲级,公路、水运设计行业甲级,市政、建筑设计专业甲级,地灾设计、地灾勘查甲级,工程总承包、工程咨询、试验检测甲级等十项甲级资质以及十项乙级资质,是高新技术企业。

7.浙江智慧交通研究院:智慧交通研究院是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一级子分公司,作为集团科技创新的资源集聚平台、统筹管理平台、科技研发平台,主要负责开展国内外综合交通技术发展前瞻性研究;智慧高速、智能轨道领域关键技术研究;高端应用与成果产业化研究;智慧交通技术方案内审、技术统筹和技术标准制订等工作,协同做好相关项目新技术应用试点和应用推广工作等。研究院位于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塘路928号,现有智慧高速、智能轨道两大业务科室。同时,于20227月设有创客中心基地(含青年创新创效工作室),为高校师生、院所和企业研发人员(团队)提供良好的合作研发环境。

项目研究方向及导师团队简介

研究方向一:交通智能管控

融合人工智能的城市交通信号控制、基于大数据的城市交通优化组织与智慧服务、基于仿真的城市交通智慧决策支持等技术,实现城市道路交通的全视图信息感知与主动组织优化,形成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基础的城市交通治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推动“互联网+”便捷交通以及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化应用。

研究方向二:多方式出行智慧服务

融合基于综合交通大数据的交通全方式出行本征获取、路网及重要交通节点运行状态感知与监测、多方式出行资源优化配置和交通时空协同组织优化等技术,实现绿色出行个性化需求管理、共享出行服务的数智监管与在线决策支持技术,支撑基于大数据的城市交通优化组织与智慧服务和基于仿真的城市交通智能决策支持,推动未来一站式智慧出行服务。

研究方向三:高速公路车路协同

融合固定和移动交通检测数据实现高速公路网络交通状态智能监视;基于路基和车基混合交通检测数据实现高速公路网络动态路径诱导;借助车-路通信实现高速公路主线智能可变限速控制;利用车-车和车-路智能网联及自动驾驶技术调控主路与匝道车辆运动,实现入匝车辆的安全、高效、平滑汇入。

研究方向四: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

融合大型跨海通道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决策、多维空间的交通综合体数字化运营、交通基础设施服役性能演变机理与高性能仿真等技术,开展大型交通基础设施智能联网监测平台及应用。

研究方向五:交通电气化

融合电气与信息等学科,借助以电气化/再电气化为支撑的新一轮能源和交通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发展机遇,重点面向高效能电气化交通电力传动系统、电气化交通传动系统智能控制与智能运维、储能及能源互联网技术与电气化交通的交叉研究等关键技术,推动信息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与交通电气化技术的深度融合。

导师团队: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师学院、电气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和产业界高级专家组成。

 项目招生人数及说明

新工科、新实践!本项目2024年拟招收全日制交通运输专业学位研究生20名,欢迎交通运输、土木工程、电气工程、控制工程等专业同学报考,进行学科交叉,共创智慧交通美好未来!

本项目招收全日制交通运输专业学位研究生2024年计划如下,最终按研究生院下达为准。

专业类别名称

类别代码

领域名称

领域代码

研究方向(领域+项目名称)

招生计划

交通运输

0861

交通运输(侧重道路交通)

按大类招生

智慧交通项目交通运输工程方向

14

交通运输

0861

交通运输(侧重道路交通)

按大类招生

智慧交通项目控制工程方向

3

交通运输

0861

交通运输(侧重道路交通)

按大类招生

智慧交通项目电气工程方向

3

 

咨询方式:gcsxyzs@zju.edu.cn  0571-8828162188285061

 

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

2023.07


返回原图
/